晚飯后去長河周邊散散步,是家住岱西鎮青黑村的周阿婆養成的新習慣。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她見證了這條小河的“大變樣”。 “前幾年,這條長河又黑又臭,周邊都是雜草,現在河水變得越來越清,風景也更美了,我們老百姓都喜歡去附近走走。”周阿婆對記者說。
周阿婆口中的長河就是青黑村里連接童家岙水庫和小山河道的一條河,這條河只有區區兩百多米,卻承擔著蓄水、灌溉、養殖等重要作用。小小的河道不堪重負,河水和周邊環境越來越差,這也成為了困擾村里多年的難題。“前些年,村里對長河進行過一次翻建,可是好景不長,即使多次進行整治,仍有反復。”青黑村黨總支副書記金海平介紹,創城再出發啟動以后,村里下決心對長河及周邊進行整治,徹底根除這個頑疾。目前,長河西面一段已經完成施工,周邊環境大為改善。未來,河道的北側將打造成可食地景。“種植可食地景讓村民能從鄉村建設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為人們帶來種植樂趣和收獲喜悅的同時,更能激發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更好地實現共建共享。”金海平說。
鄉村美不美、干凈不干凈,直接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息息相關,也事關創城工作的底色和成色。自創城行動開展以來,青黑村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切入點來抓,組織黨員干部、村民全員參與。田地旁、溝渠里、家門口……黨員干部和群眾結伴清掃的身影成為一道道靚麗風景,表明了青黑村推進創城工作的決心。“我們每星期都會進行巡查,哪里有臟亂差,發現以后及時清理,村民也不好意思亂扔垃圾了。”青黑村工作人員林成國介紹。
目睹居住環境由差變好,村民們都十分欣喜,也很珍惜。文明整潔、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滲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創城開展以來,村里面垃圾少了,環境變好了,老百姓也不再亂扔垃圾了。”村民陳師傅說,隨著老百姓素質提高,不但環境變好,鄰里關系也更和諧了。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開展創城,就是要讓農村變美、環境變好,讓村民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如今,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正在青黑村悄然上演。